在遵义供电局“红色基因代代传遵学遵行创一流”红色故事讲述会上,红色宣讲员生动演绎《赤水红嫂聂永珍》的故事。 秦冰凌 摄
一栋红楼,辉映历史;一种精神,引领未来。作为红军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红军在遵义留下了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经典红色故事,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激励着遵义儿女奋勇前行。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遵义供电局党委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成立“红色宣讲团”,大力培养红色宣讲员,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锤炼队伍筑信仰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锻炼,我对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坚定了当好一名红色宣讲员的信心和决心。”在遵义供电局“遵学遵行·百名红色宣讲员”培训成果展示上,学员们满怀激情地说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选的11个红军长征中的红色故事,再现曾经浴血奋战、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红军和人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让员工们深刻感悟到老一辈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
2022年4月,遵义供电局通过各基层党组织推荐和全局集中选拔出综合素质较强的100名党员和团员青年成为红色宣讲员,着力从理论素养、表达力训练、讲解技巧和语言能力等四个方面开展全面系统的培养,突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实操演练,建立“星级红色宣讲员”培养晋级机制和宣讲评估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熟悉理论、热爱宣讲、业绩优异、广受欢迎的红色宣讲员队伍。自去年起,遵义供电局已将红色宣讲列入团员青年推优入党的一项内容。
丰富载体传薪火
“医生向当地百姓借了一把砍刀和一把锯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给钟赤兵做了截肢手术……21岁的钟赤兵在短短15天里做了3次截肢手术,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但他凭着过人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遵义赤水供电局在黎明村村电共建服务点举办“红色宣讲进村组电力服务进万家”主题党日的一幕,红色宣讲员黎志涛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独腿将军”钟赤兵的英勇故事,台下的员工和村民凝神倾听。
群众在哪,宣讲就延伸到哪。遵义供电局依托红色故事讲述会、主题党日、“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的“三进”宣讲活动等多种宣讲载体,搭建起高质量、高频次的宣讲“舞台”,让红色故事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涌现出观摩式、访谈式、情景式、体验式等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不断推动党史知识“动”起来、“活”起来,成为基层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
截至目前,遵义供电局“红色宣讲团”在所属10个党委、253个党总支(党支部)和2067个村(社)电共建服务点,面向基层员工和村(社)群众开展宣讲300余场次,线下参与受众2万余人次,线上参与受众达5万余人次。
凝聚力量鼓干劲
遵义供电局“红色宣讲团”深入基层的脚步,也让宣讲产生了“裂变”效果。
在娄山关脚下,遵义市郊供电局红色宣讲员刘彦君正与红军小学的小红军宣讲员联合开讲,讲娄山故事、讲长征精神、讲安全用电……“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与红军小学建立了互学互讲模式,每次听到一个红色故事,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对于PG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来说,就是要把这些感悟转换成为群众服好务的行动。”在遵义市郊供电局板桥供电所所长、红色电力服务队队长王健飞心中,红色宣讲已成为助推工作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
“感谢你们,这么热的天,为我送来干净、卫生的饮用水,还为我清洗了饮水机,你们太贴心了……”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白果村茶园村民组的独居老人陈先禄感激地说道。今年高温天气造成汇川区板桥镇部分村民组生活饮水困难,“红色电力服务队”千方百计为旱情较重的中寺村、白果村等地30余户群众送上桶装饮用水。同时,对汇川区泗渡镇观坝坝区用电开辟“绿色专项通道”,帮助村民解决温控和喷灌等用电问题,助力产业发展。
遵义供电局的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在红色宣讲潜移默化的感召下,如同一颗颗力量充盈的种子,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为全力满足革命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加快创建一流企业步伐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小红 岳守宁)